跨域立案都不知道你OUT了
自2015年我国推出立案登记制以来,不少法院通过多项举措巩固改革成果,优化立案服务,进一步解决立案难问题。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5年率先探索“跨域立案诉讼服务”,获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参考福建泉州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跨域立案诉讼服务,并以7个高级人民法院(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四川)和7个中级人民法院(黑龙江大庆、广东佛山、陕西安康、宁夏银川、湖南常德、江西南昌、湖北恩施)作为跨域立案诉讼服务试点法院。
至今,跨域立案服务已在全国中基层人民法院全面实现。但是由于该服务仍属于新事物,各省市中基层人民法院的跨越立案服务尚未完善、水平参差不齐,且该项服务尚未得到广泛宣传,甚至连绝大部分律师同行都尚未知晓,仍深陷于为了现场递交一份立案材料而舟车劳累、耗费大量在途时间的痛苦当中。
1、定义
跨域立案服务是指对属于异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通过选择就近的人民法院向有管辖权的异地法院提交申请,由管辖法院决定是否登记立案。
2、目的
跨域立案服务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高人民法院力推的又一重大改革,旨在让人民群众在任何一家中基层法院都能够获得与管辖法院同品质的立案服务。
推进跨域立案服务是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立案登记制改革,实现人民法院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庄严承诺,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针对人民群众异地诉讼不便、个别法院立案标准不一等状况,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务改革,不断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实现从案件“立不立”向立案服务“好不好”的跨越。
3、流程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到就近中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一审民商事、行政和强制执行三类案件起诉申请材料(现场立案而言),由该法院作为协作法院,代为核对、接收并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系统向管辖法院发送跨域立案服务申请。
管辖法院收到后,及时响应,并向协作法院作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反馈,由协作法院当场送达或告知当事人。最后,协作法院将通过司法邮政专递(EMS)将案件相关材料寄送至管辖法院。
据笔者了解,目前跨域立案有四个渠道,分别是:本地法院跨域立案窗口现场立案、各省诉讼服务平台网上立案、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立案、邮寄立案。笔者结合自己的跨域立案的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不同方式进行跨域立案的优缺点。
1、本地法院跨域立案窗口现场立案
这种方式最为直观,按照正常需要准备的立案材料准备后,即可带着书面材料到达本地法院所开设的跨域立案接待窗口提交材料。
本地的跨域立案窗口的办案法官会把律师提交的立案材料扫描至管辖法院的对接法官,管辖法院的对接法官审核通过后会回传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缴费通知书,按照通知书载明的缴费方式直接缴费即可完成立案工作。
收材料的法院会通过法院内部文书传递系统(通常都是EMS),将案卷邮寄至管辖法院。
优点:
与传统法院窗口立案方式没有差异,一切顺利的话当场就能拿到受理通知书,方便快捷。
缺点:
(1)若管辖法院对材料审核响应不及时,无法当场得知立案结果;
(2)若立案材料较多,本地法院将材料扫描上传、传输的时长长,效率较低;
(3)本地法院对于材料是否符合受理要求没有话语权,要看管辖地法院的态度;
(4)若管辖地法院提出不合理立案要求,没有沟通和提异议的渠道,很被动。
2、各省诉讼服务平台网上立案
这种方式最为便利,不出门就能搞定。登录各省的高级人民法院的电子诉讼服务平台,注册账号按照指引操作即可完成立案程序。
以黑龙江省为例,登录黑龙江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后,可以凭借律师身份注册账号,但如若您不是黑龙江籍的律师,会十分麻烦。需要律所的管理员将您的个人信息及材料提交到最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律师库中才能顺利通过实名认证,完成注册。
如果您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尚未登记到最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律师库中,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可电话联系最高人民法院(电话:010-67553422)。在提供【事务所名称】、【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号】、【律所负责人姓名】、【律师负责人手机号码】、【律所负责人执业证号】、【省份】等信息并统一进行添加完成后,可通过验证完成注册。
优点:
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立案,案件有任何进展和动态都会通过平台或者短信通知提示,掌控感强。
缺点:
(1)很多律师可能尚未登记到最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律师库中,导致第一次注册非常麻烦,甚至注册失败;
(2)各地法院处理速度快慢不一,审核的时间可能较长;
(3)某些外地法院对立案材料审核十分严苛,相对本地立案难度大。
3、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立案
这种方式实质上是网上立案的另一种形式。笔者也体验了一下,通过“黑龙江移动微法院”提交立案申请,但是资料上传频繁无故出现问题,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由此看来,各地法院对于这个小程序的重视不到位,平台维护尚存很大空间。
优点:
一部手机就可以立案,上手快。
缺点:
(1)并非每个省都有“移动微法院”这个微信小程序,需要自己查找;
(2)对上传的资料的格式、形式有不同的要求,若案件材料较多,上传过程耗时长;
(3)反馈慢,提交了申请可能很久都没反馈,掌控感弱。
4、邮寄立案
邮寄立案不确定性最大,立案资料寄出后,万一管辖法院繁忙,寄出的资料可能迟迟得不到回应。加之异地法院的电话十分难打,基本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让人十分着急。因此,若非无奈之选,笔者不推荐大家通过此种方式办理跨域立案。
总的来说,由于跨域立案制度尚为一个新鲜事物,各地法院的重视程度仍有较大差别,相关的配套服务也较为稚嫩,在现实当中仍存在诸多落实层面的问题。因此,律师朋友们遇到跨域立案时,需要抱有较大的耐心,也需要意识到跨域立案很可能耗时较长,与当事人及时做好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
黑龙江:白山“黑”水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代表声音
无声版H5
代表声音
黑龙江服务保障东北全方位振兴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白龙飞摄
“全省法院受案69.4万件,结案64.8万件,结案标的额1236.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0.3%、10.0%、22.6%。”这是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石时态向大会报告的一组数据。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黑龙江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2018年11月11日,《新闻联播》播发了“黑龙江高院出实招动真格支持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报道,聚焦黑龙江高院出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坚强司法保障的50条意见,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这是黑龙江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大局的一个缩影。2018年,黑龙江法院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5万件,结案标的额836.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4.0%、26.2%。审结企业破产、强制清算案件80件,促成西钢等40家公司重整成功;审结借款、股票、证券等案件10.9万件,结案标的额175.3亿元;审结农村土地承包、林业承包、渔业承包等涉农案件9537件;审结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1075件、民事案件3516件、行政案件233件,运用司法手段保护“两座金山银山”,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安黑龙江建设。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8万件,判处罪犯3.3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7%、9.0%……2018年,黑龙江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全省法院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137件773人,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8件109人,5次集中宣判124件687人。三级院长负责、院庭长主办、相对集中管辖、集中宣判,黑龙江法院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采取的超常举措被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和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实际执行到位率列全国第三,高出全国9.2个百分点;实际执结率列全国第四,高出全国14.8个百分点;限制购买机票164.2万人次、动车和高铁票11.3万人次,限制市场准入和任职资格8533人次,迫使8.8万人自动履行了义务,这是黑龙江法院交出的执行攻坚成绩单。2018年,在省委坚强领导和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黑龙江法院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执结各类案件21万件,执结到位400亿元,综合结案率达9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司法获得感。“人民满意”创建活动、民生权益保障、行政争议实质解决,黑龙江法院2018年工作的关键词中,“人民满意”是不变的追求。依托诉讼服务网和“互联网+”电子诉讼平台、诉讼服务APP,全省法院网上立案1905件、电子送达1233次、证据交换16287份、缴费48.2万次,信息多跑路的同时,实现了群众少跑腿;依托专项审判、执行活动,执结1940件涉农民工工资等民生案件,执结到位6351.7万元;推进行政诉讼争议实质解决,审结行政诉讼案件715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一审出庭应诉率达100%,二审达99.9%,老百姓“告官又见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被誉为“法治黑龙江建设的重大成果”。黑龙江高院连续10年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019年黑龙江省两会上,石时态又提出了“努力让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的奋斗目标。
推进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提升办案质效。2018年8月20日23时30分,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会议室掌声一片,在石时态的主持下,申请执行人大连安华投资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香坊农场法定代表人握手言和,标的额达2亿余元的借款合同纠纷案执行和解。这是石时态主审的第4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为黑龙江各级法院院长带头办理案件做出了表率。2018年,黑龙江省三级法院院庭长办案37.1万件,占结案总数57.2%。院庭长办案形成的“头雁效应”,引领全省法院不断提高办案质效,推动司法责任制深入落实,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审议现场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伍辉代表(左二)认真记录其他代表发言。
贾大风(右一)、曹永鸣(右二)、焦云(右三)等代表认真听会。
石时态代表表示,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如期实现,离不开像黑龙江高院执行局局长侯铁男这样奋斗牺牲在执行岗位的同志,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记者白龙飞摄
原标题:黑龙江服务保障东北全方位振兴
记者:朱丹钰
来源:人民法院报
见习编辑:徐莺歌编辑:欧阳铭琪
【综合新闻】黑龙江富锦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纪实:直通百姓身边 温暖群众心坎
富锦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员在为当事人讲解立案流程。
杨鸿宇
黑龙江省富锦市地处东北三江平原腹地,这里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富锦市人民法院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和当地民情,为人民群众提供贴紧靠实的司法服务,让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司法阳光的温暖,其中,诉讼服务工作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一站式”服务彰显司法温暖
“临走想和你们再说一句谢谢!”在杭州工作的徐秀向富锦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和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个躬。前不久,离婚多年的徐秀回到富锦老家,远隔千山万水,徐秀牵挂女儿的心一直放不下,所以这次回家的一个大事儿就是接走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8岁女儿。乡下老人的工作好不容易做通,在城里打工的前夫却不露面。为避免留下“罗乱”,已经订好返程车票的她来到富锦市法院。口头起诉——通知当事人——复印诉讼材料——调解——制作文书——签收,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不到两个小时,徐秀就拿到了变更抚养关系的调解书,她感慨道:“都说大城市的服务到位,没想到家乡法院的变化也这么大!”
富锦市法院审判大楼的全部功能都围绕着审判和诉讼服务进行设计和建设,数百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是一楼的核心:
——设有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讼费预收结算、立案调解、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窗口;
——专设等候区、书写区、法官会见室、调解室;
——配置休息座椅、沙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笔墨纸张、老花镜、报刊等便民设施;
立案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所有案件从递交诉状、证据审查、案件登记到诉讼费发票开具等各环节都在服务中心的受理台上依次完成,为当事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搞定立案事宜。起诉材料齐全的,基本都能在半小时内办完立案手续,当日立案率在95%以上。
把诉讼服务延伸到田间大地
“富锦一年粮,全国吃两天”,富锦市粮食总产达到46.3亿斤,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49万人口在8227平方公里的广袤黑土地上耕作生息,意味着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司法服务的法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今年4月22日,二龙山北地界村的赵秀珍与李强因土地侵权产生纠纷,虽经村委会多次调解,但依然没有解决,赵秀珍无奈找到二龙山法庭。法官及时接待了赵秀珍,一边接受她的口头起诉,形成起诉笔录,一边通过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联系院内诉讼服务中心登记案号,当天就完成登记立案。
针对北地界村交通不便的情况,法官第二天就驱车来到争议地块的现场,邀请原被告和村委会的干部一起实地丈量,就地进行调解。此后,法官又两次亲临现场调解,多方取证,耐心细致地宣讲法律规定,终于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富锦市北临松花江,最远的行政村距离城区超过一百公里,富锦市法院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各设置了一个派出法庭,每个法庭都开辟一间诉讼服务办公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诉讼须知、文书样式、诉讼风险提示或上墙、或印成宣传册,群众打官司一目了然。他们利用法庭建设“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远程“上号”,实现法庭立案、即时登记;通过扫描传输,实现法庭立卷、及时上传。
新理念、新技术让诉讼服务中心的柜台从法院延伸到派出法庭,巡回审判车更是把法官带到了田间地头,诉讼服务直接通到百姓的家门口,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三年来,富锦市派出法庭共受理案件2800余件,占全院一审民事案件的80%以上,其中70%的案件在村头、地头、炕头送达,40%的案件也在这“三头”调解结案。锦西法庭庭长王世忠说:“我们多跑点儿,老百姓就少折腾,干实事儿不仅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还要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
司法服务要扑下身子“接地气”
在富锦市法院,“高大上”的执行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接访和提审系统,网上立案、庭审直播录播、裁判文书上网、执行信息查询系统和“12368”便民诉讼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等一应俱全,保证该院以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服务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
“法院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了,诉讼服务的环境越来越漂亮了,但绝对不能摆花架子,司法服务要扑下身子‘接地气’。”富锦法院院长李旭青如是说。
“我不想活了,法院要给我做主啊!”中心审判组的工作人员听了好几遍,才听清一位老人含混的声音,电话打回到富兴村委会,才知道田老太因为子女赡养问题要状告三儿子,却又不知道如何打官司,这是今年春节前夕发生在诉讼服务中心的一幕。
法官柳淑清第二天便来到老人家里,解释了半天,老人才明白,赡养案件还要把其他的几个儿女都带上,可还是固执地说:“我就是要告他一个人,别的孩子都孝顺,我凭啥告人家啊?”哭笑不得的法官没有生硬的拒绝,而是与村委会干部一道找到三儿子,一番理喻,儿子给母亲道歉,补交了半年的赡养费,一起案件还没有来得及立案便解决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案件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结案,这样的案件不计入法官的绩效考核,更与待遇和奖励不相干,但法官们还都乐此不疲地继续调处着、奔波着。
“60%的人口是农民,80%的案件涉‘三农’,搞好诉讼服务不能一刀切,对待农民,说话要能让农民听得懂,办事儿要符合农村特点,办案效果要促进农业发展。”李旭青说。
院党组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为“三农”服务的便民举措。
仅仅是送达这个环节,法官们就摸索出许多的“门道儿”,春天要赶早,因为农民要趁中午天暖下地,夏天要赶晌午,农民早晚下地,中午避暑,秋天要贪黑,因为一天都在忙,只有天黑才回家,冬天要赶“节”,进城打工的只有年节才回家。就这样,农民没有双休日,法官们也就没有双休日,就这样,在最冷、最热、最团圆的当口儿,法官们正走在办案的路上。
(记者唐凤伟通讯员刘大伟邹丽敏)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